-
-
全部|管理谈|综合谈|学案导学谈|小组活动谈|课堂展示谈|达标检查谈|发布主题
综合谈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建课堂,落实课改
高二年级地理教师 赵兴媛
怀着对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和 “271高效课堂”的好奇与期待,2013年12月2日到5日我们一行24人到山东即墨28中和昌乐二中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学习。这次山东之行使我受益匪浅,体验到了课改的成功和必要性,引起了我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也坚定了做好课改的决心。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作为一名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我对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思想并不陌生。第一节教育教学论课上,老师就告诉我们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的课堂应当是体现“自由、民主、平等、交流”这种和谐氛围的。可当我参加工作后,才觉得这些话真是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并不容易。究其原因我认为与教师的思想、观念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思想上改变了,行动上才能跟得上。新课改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一位年轻的新教师,我更要抓住这个机会,改变自己,转变观念,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扎扎实实地落实好课改。
二、重建课堂,提升质量
即墨28中“和谐互助”的课堂模式让课堂变得活跃,与4~6人的小组相比,师友小组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是一对一的交流,能使所有学生都动口参与课堂,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本的步骤是这样的:师友自学→师友互查(学师讲给学友听)→学友回答→学师评价补充→其他师友补充→教师点拨。在师友互助交流的过程,学师通过讲解又一次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而学友在学师的指导下一点点进步,学师学友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最终达到共赢。这种交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交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更适用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发展,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仅仅是组织者,教室就像是一个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走进昌乐二中的课堂,我真的被那里的学生所折服,被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所感动。他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思维活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每一次的小组合作中都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发言,展现出最优秀的自己,他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优秀的演说家。这两种课堂模式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重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教师的任务及课堂的含义。要想达到课堂的高效性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将更多的语言权力还给学生,这样才能成就学生。
三、注重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
即墨28中的校园文化格局是“四区六楼十八苑”,教学楼分别以致学楼、勤学楼、乐学楼、笃学楼、博学楼、怡学楼命名,校园里还有世界文化名人的头像和雷锋雕像。置身于这美丽的校园中能感到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即墨28中的非常重视德育工作,他们的校园精神就是雷锋精神,通过校园文化、班级活动、国旗下的讲话等多种途径宣传雷锋事迹,让雷锋精神浸润到学生心灵,加强德育建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走进昌乐二中,更能感受到独特的校园文化,整个校园几乎占用了所有能利用的空间。各班教室外随处可见中英文对照的名人名言,每个班的外墙文化都独具特色。教室的墙壁上都张贴的满满的,班规、班训、班报、评价量化表等让人眼花缭乱。昌乐二中班级文化中最吸引我的是每个班的班级序号前都有自己的名字,如“破晓”、“卓越”、“韶光”、“远航”等。这样的文化氛围的营造充分体现了学生思想,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的是一种团队的凝聚力。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昌乐二中的“三力”建设——自主学习力、自主管理力、自主生活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自治、自理能力。“三力”建设通过“班级行政管理”、“高效学习小组”、“高效科研小组”这三驾马车来保证班级的正常运行。班级中的一切大小事务几乎都由学生来操作,实行班务的承包制度,保证人人有事做、事事人人做。素质教育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昌乐二中给学生开设了许多选修课程:如航天技术与发展、中美关系研究、汉字溯源例说、海量阅读等等,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体育美食节”、“揭秘火山群”、“65公里远足拉练”、“校园华尔兹”等等,这些活动都立足于学生,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了素质教育。
学生评价与激励
我们都经历过学生时代,作为学生,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美,课堂上老师的一句“你真棒!”“非常好!”等赞美的语言会令我们开心而且信心倍增。这次在即墨28中学习了“课堂评价28法”和“课后评价28法”,如展示法、游戏法、奖品法、积分法、喜报法、优点单法等等。正确的评价不仅能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还有助于增进师生的感情,让课堂充满快乐。反思自己的课堂,我赞美学生的时候并不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少批评,多鼓励,多赞美。
在当今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我知道要想做好并不容易,还需要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但至少我们已经在路上,我相信只要付出行动,成功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