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部|管理谈|综合谈|学案导学谈|小组活动谈|课堂展示谈|达标检查谈|发布主题
综合谈
精神与激情铸就教改领航者
高一年级化学教师 陈爽
雷锋精神——即墨28中校魂
雷锋精神一度照耀大地,神州共举,但随着历史长河的奔涌,浪花带走了这一位风流人物,雷锋精神亦变得奄奄一息。没想到,此次山东即墨之行,我竟又见雷锋。
早早到了即墨28中操场,校军乐团成员散散的在国旗杆下哼哼咿咿地试着军号军鼓的音,“也不过如此”……但当各班学生伴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音乐涌出教室,有序站好,没有嘈杂,没有散漫,那份严谨、高效可见一斑。
雷锋精神首要便是爱国,而升旗仪式是庄严的、隆重的,不应该只是流于形式,要在庄重的场景中,激荡学生的爱国情,在28中的升旗仪式中,也处处闪耀着雷锋精神:冬日的清晨,百人的军乐队、管乐队用嘹亮的节奏唤起全校师生的浓浓爱国情,是奉献;同学们用饱满的热情,深情的国歌唱出自己的爱国情,是进取;三分钟的脱稿讲话,投入百分百的情感,激发所有人的斗志,是激励;为优秀学生、教师、班级颁奖,树立榜样,展示成绩,是肯定;而当学生喊出“励志勤学,遵纪健美,和谐互助,开启未来”便可以看出一种精神了。
雷锋有螺丝钉的精神。即墨28中的校领导和老师们也同样有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甘做28中的螺丝钉,牢牢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自己所有的智慧,只为给孩子们撑起一片更广阔的蓝天。从时红霞老师开始,28中所有老师致力于把学习的激情还给学生。“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不论是小组学习,还是师友互助,老师们在幕后的努力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把爱揉进知识里,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校长简单的一句话,却是千金重的肯定。老师们的爱岗敬业便是雷锋精神最有形的体现。
雷锋有钉子精神。即墨28中的学生们也同样有钉子精神。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积极进取,锲而不舍。学师认真负责,不厌其烦,只为学友能品尝收获的喜悦;学友积极配合,主动求知,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别人的学师。雷锋的钉子精神已被学生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当学生小导游指着校门口的雷锋像告诉我们:“这是我们学校唯一从旧址带到新址来的。”我相信,即墨28中在迁校址的时候,不单单带回了雷锋像,还带回更重要的东西——雷锋精神。
笔记分享
关于师友和谐互助
和谐互助:简单说就是学生同桌两人为一个单元组,学习优秀的做“师傅”,学习较弱的当“学友”。课堂上,如果学友遇到不会的问题,师傅就负责把学友教会,如果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再教会自己的学友,如果师傅都不会,由老师讲解。这样,通过学生帮助学生,兵教兵,亦师亦友,实现师友双赢。
师友划分原则:1.公平性原则。2.竞争性原则。3.合作性原则。4.互补性原则。5.动态管理和相对稳定相结合原则。6.前后搭配平衡原则。7.学生自愿组建与教师指定相结合原则。8.班主任安排与任课教师微调相结合原则。
师友划分标准:1.智力水平、学业成绩、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兴趣爱好、性格因素、性别搭配、交往能力。2.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按照优秀—一般,良好—较弱的均衡标准,避免优质资源浪费。
师友的动态管理:1.结合学生上课时的默契度和平时的诊断性测试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对师友进行调整。2.如师友因为性格脾气不合产生摩擦,教师可把他们重新组合或做好其思想工作,继续互动合作。3.动态管理时班主任全权负责,协调任课教师划分好师友,排好座位。偏科学生,好学科的课堂上是师傅,弱科的课堂上可能为学友。
“师傅”的责任:师傅不仅学会做题,还要学会如何分析题,理清解题思路,把例题(习题)和同类题相应的知识点和拓展点联系起来,梳理知识结构形成体系。师傅的主要职责是教会学友学习,督促、管理学友学习常规,培养学友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友创新思维、激发灵感,对学友的思想、行为、学习、纪律等方面全面管理。
“学友”的责任:学友接受师傅的全面管理,及时向师傅汇报情况,不但要接受师傅的学习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和师傅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的优势显现出来,将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不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师友培训的内容与方式:课堂集体培训:1.思想意识培训。2.教学方式培训。
课堂个别培训:1.一对一培训。2.一对多培训。
专题培训:1.专题培训师傅,2.专题培训学友。3.专题培训师友。4.角色转换培训。
课堂上师友交流的原则:1.学会用两种声音说话。2.交流程序。3.规范用语。4.解决问题。5.“看、问、助、提”四步交流法。
师友交流四步法:一看:先自学课本,查相关资料。 二问:师友把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互相提出。三助:师友间互相帮助,在合作中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重点难点。四提:师友交流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交流时解决。
课堂规则:1.倾听插话。2.荣辱与共。3.不懂就问。4.不包办代替。5.教学相长。6.学会自立。7.讨论交流。8.限制发言。9.动静协调。
课堂评价方法:相互激励措施:1.拇指激励法。2.语言激励法。3.电话激励法。4.评语激励法。
外在激励法:1.当堂激励法。2.课后激励法。3.作业激励法。4.喜报短信激励法。5.榜样激励法。6.优秀师傅带动法。7.综合素质评定激励法。8.博客沟通法。9.目标激励法。10.评优激励法。
课堂上教师的五种角色:课程资源的建构者:调控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学生对话的交流者:组织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研究者:学习者。
课前“五备”:备学生(全景式评价表——问题评价单);备课程(建课程文件夹——资料资源);备情景(激发兴趣——有效平台);备自己(完善自己——情感目标);备教学设计(三位一体设计法)。
集体备课环节:1.反思上周的教学活动;2.中心发言人发言;3.自由讨论,形成共识或者说是通案;4.交流“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金点子”;5.结合近段时间的听课和实际教学情况,由各备课组长或者是挂科干部提出要求或改进意见;6.介绍外出听课或其他备课组的优秀经验。
校园文化——昌乐二中的激情
作为私立学校,升学无形中成为此类学校生存的枷锁,同时也束缚住学校的手脚,使其不敢尝试变化。而昌乐二中却以名噪全国的“271教学模式”成功突破应试教育牢笼,在以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上,保证了升学率,完美化身为典范。
“除了学习之外,孩子还对人生有了正确的方向和理解,虽然高考成绩可能不会特别好,但我相信我为孩子的选择是没错的。”这是一位高三家长发给老师的短信,家长的肯定、学生的成长是对老师们最有价值的评价。这段话不禁引起我对“教育”的思考……“教育的价值是让学生体验智力活动的快乐,掌握自学的能力。”、“高考是教育的副产品。”、“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教育的真谛是尊重个性,放手自立,体验过程,点燃激情,放飞理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育人——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共处。”……这些都是昌乐二中对教育的理解、感悟与升华。让我想起了“80%”。这个社会是不是真的需要80%的脑力劳动者,20%的体力工作者?或者我们需要80%的人建设国家,20%的人拖社会主义后腿?还是我们能力有限,只能帮助80%的学生茁壮成长,20%的学生忽略不计?那80%的人很可怜,他们肩负着学校的使命,肩负着教师的希望,牺牲掉所有的兴趣爱好,无奈中带上了“紧箍咒”。那20%的学生更可怜,他们在学校是角落里的沉默者,不淘气老师不会关注,淘气了老师便会愤怒。难道这就是“教育”?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激情,教师只剩下辛劳与疲惫,更何来激情?
但昌乐二中的老师、学生首先给我的感觉便是——激情。没有激情,所有的改革都将流于形式,最终必将回归常态教学的习惯模式中。学生的激情会感染、影响老师的备课热情与超常发挥,而教师的工作激情会潜移默化刺激学生的潜能,给老师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但这个良性循环的起点又在哪里?
走进昌乐二中,围绕主楼的一圈公示栏内有教师的成长,也有学生的快乐。教师的名字后面没有成绩,没有获奖记录,甚至没有个人简历,有的是一个大大的标题“我心中的好老师”,下面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以及亲切的合影。放开教师的双手,让教师能够手捧爱心教书育人,收获必然是满满的情、浓浓的爱。学生风采中同样没有分数,有的是一张张参与活动的笑脸,一天天精彩的生活。
昌乐二中在用文化熏陶着学生们的人生,大到“四大节”中渗透的文化,小到课间操的《最炫民族风》,让孩子们快乐,爱上学校而后爱勤学,进而爱自学。感动于昌乐二中的“体育美食节”,震惊于昌乐二中班级文化的细腻,自愧于昌乐二中丰富多彩的艺术节。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老师们竭尽所能为学生们开拓出如此广袤的天地,任学生驰骋?在与二中老师座谈的时候,听到这样一句话“其实二中的班主任挺累的,我们是24小时工作制,但没有加班费。”那么,能让老师们如此奉献,甘于辛劳的激情在哪里?责任心?成就感?亦或是一片广袤的天地任教师驰骋!高效课堂背后的力量是高效的教师队伍,二中把校本课程的实施硬性固定后,便开始向老师发出挑战,只要有特长、有擅长就可以申请校本课程,而校本课程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没有考试,只有兴趣。实际也无形中拉近了师生距离,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拜感,课程内容花样繁多:名著赏析、模型制作、口语角、乐器、声乐,甚至易经八卦。学生丰富生活,开拓眼界同时,也使老师们获得成就感,把老师们的爱好放进课堂,那么上课还是上班吗?而学生的求知欲也会激励老师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终身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集众家所长,点燃自身的激情,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的激情,更点燃了校园的激情。
最受益的还是学生,学生的成长就像在一张白纸作画,一种颜色不会描绘出五彩缤纷的人生。一位老师不是万能的,学生只受一位老师的精神教育是不够的,否则将来他的水平只可能低于这位老师,不会超越。就像以前说的:老师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有一桶水。而被“一桶水”教出的学生不会超越“一桶水”,只有所有老师形成合力,才会培养出卓越的人才。
校园公告栏名言分享
如果你昨天的成绩显得很了不起,说明你今天做的还不够好。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成功不是追求来的,是改变了的自己主动吸引来的。
教育的真谛是唤醒,激励和开发。
“付出——得到”法则,是成功的最大法则。
你的意志和态度,将你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真正的教育是对学生人生道路的引领。
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成长。
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
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课堂——快乐学习的天堂。
艺术创造生活之美。
即墨28中用雷锋精神洗脑,用精神力量控制师生的热情,昌乐二中用培养能力洗脑,用校本课程、艺术活动激发师生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