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部|管理谈|综合谈|学案导学谈|小组活动谈|课堂展示谈|达标检查谈|发布主题
课堂展示谈
师友互助 自主学习
--我的“自主互助”教学实验
2007年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理念,充分说明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作为协作学习的一种——以师友式同伴互助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本学期我校物理组承担了“中小学生学习技术的实验与研究”总课题组的“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实验的子课题项目。作为实验教师,笔者认真学习了相关理论和实验步骤,做好实验班学生的动员和“小师傅”的培训工作,严格按照“五步十环节”实施课堂教学,做好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分析工作。
以下是笔者在《超重和失重》一节的教学中如何实施“自主互助”教学的一点实践和思考。
一. 知识回顾
我设计的复习提纲是这样的:
1.分析下列情况下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
运动情况 速度方向 加速度方向
加速上升
减速上升
加速下降
减速下降
2.复习体重计的工作原理: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基本上完全是“学友”讲给“师傅”听,偶尔有极个别“学友”不会的部分“师傅”也很顺利教会学友。在这期间,我检查部分学生,并出示正确答案。
二.交流探究
下面是我设计的预习学案和课堂探究学案
(一) 《超重与失重》预习学案
1.在可乐瓶下面扎一些小孔,装上水后水从小孔喷出.把水瓶抛出,喷水情况会怎样变化?
2.请描述一下坐电梯的感觉。
上楼:电梯启动时:
电梯制动时:
下楼:电梯启动时:
电梯制动时:
四种情况中有相同的吗?
3. 如果你站在体重计上迅速向下蹲后再突然起立.观察体重计的指针的指示情况。
4.如果你坐过过山车,蹦极等极限游戏,描述一下你的感受
5.请你从网络或报纸杂志等媒体收集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情景。
(二) 《超重与失重》课堂探究学案
1.实重:
视重(示重):
观看同学收集的宇航员生活资料
2.超重:
分组探究:
架子上有两个滑轮,两边挂有重物.我们取左边的重物加以
研究,重物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
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放手后物体
做向上的加速运动.
在实验过程中,你看到的现象:
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的受力分析:
写出弹簧拉力的表达式:
超重的定义:
发生超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 变化
3.失重:
分组探究:
重物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
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放手后
物体做向下的加速运动
在实验过程中,你看到的现象:
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的受力分析:
写出弹簧拉力的表达式:
失重的定义:
完全失重:
解释在可乐瓶下面扎一些小孔,装上水后水从小孔喷出.把水瓶抛出,不喷水的原因
发生失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 变化
在课堂上,师友根据预习作业和课堂探究学案,相互交流预习新课的情况,进行分组实验等探究活动。在小组交流和探究实验结束后,我又根据巡视情况,请一对师友对全班进行讲解。先由学友进行讲解,不足之处再由“师傅”补充。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合作、研究,对超重与失重现象亲身地观察、实验、讨论、分析,获得第一手的实践材料,初步获得超重和失重的知识,而且对知识的获得有一个全过程了解,使其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总结归纳
在一对师友讲解完预习和探究实验之后,我又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交流本节知识,总结知识点和研究方法,思维程序等。在这一过程中,我及时对学生的总结给与点评,对表现优秀的师友予以表扬、激励。
四.互助提高
接下来我出示几道习题,当堂限时完成。
1. 起重机在吊起重物时,有经验的司机都不让物体的加速度过大是什么原因?
2.分析你在坐电梯时的情景,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运动状态 速度方向 加速度方向 重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超重或
失重
静止
上升 启动
中间
制动
下降 启动
中间
制动
在电梯启动和制动过程中,相同的是:
原因:
3.坐过山车或蹦极时有超重或失重现象吗?
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是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学习,而且还涉及到小组荣誉,所以在处理习题时,也没有了过去的“等““靠”的想法,而是每对师友都“比赛”着:个组先做完,个组先完全理解。
五.当堂作业
由于本节课的课容量较大,所以“当堂作业”这个步骤就由学生课下完成了。
1.分析你在体重计上迅速向下蹲后再突然起立,体重计的指针的指示情况:
2.我国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5号”的发射,飞行及回收过程中是否存在超重与失重?如果有?是有“超重”还是“失重”?
在载人飞船的升空、飞行以及着陆过程中,宇航员都将面临极为严酷的生理以及心理考验,因此宇航员的选拔和训练是一个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新课题,涉及生命科学、医学和环境工程等领域。你认为杨利伟等宇航员在上天之前应该接受那些训练?
3.你能设计一些验证超重或失重的实验吗,如果有兴趣实验室还准备了一些其他实验,欢迎大家动手实践?(选做)
“当堂作业”的设计摆脱过去以布置课后的几道题来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作法,习题的选择不仅体现以实际科技背景或真实物理现象,脱离那种“纯思辨游戏”的题目,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与预习首尾呼应,比较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逐步掌握了“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逐渐发现了它的优点,也进一步坚定了我继续实施“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的决心。